近日,隨著某知名問答社區平臺裁員的消息爆出,一款可以提前獲知員工跳槽念頭的行為感知系統引發關注。根據網絡上曝光的系統界面顯示,該名有離職傾向員工的詳細情況包括訪問求職網站23次,投遞簡歷9次,含關鍵詞的聊天記錄254條。

這么精準的員工離職監控系統,讓打工人真是瑟瑟發抖。
如今,除了采用數字化手段掌握員工的求職動態外,很多企業已對員工進行全方位數字化管理。從打卡簽到、管理上網行為到追蹤員工溝通記錄、視頻監控辦公場所……在網絡上,各式各樣的管理產品為企業監管員工行為提供一條龍服務,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攝像頭使人有相似之感,視頻監控是否會讓我們的隱私無所遁形?IHSMarkit數據顯示,我國在公共和私人領域共裝有1.76億個監控攝像頭,預計在兩到三年內這一數量將暴漲到6.26億個。
視頻監控充斥整個城市的各個角落,并且還在不斷地增加當中。毫無疑問,公共視頻監控可以大大提升破案率與管理效率,減少破案難度,安全問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與此同時,個人隱私安全也成為了公眾所擔心的問題。關于安全與隱私的探討也從未停歇。

監控攝像頭晝夜不停地監視和錄像,產生出海量的視頻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和人力進行管理和監管。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印發國務院2018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就有由公安部起草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列入立法計劃。
已發布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針對立法目的、概念界定、主管機關、政府責任、系統建設規范以及秘密和隱私保護等三十余條項目進行了詳細規定。其中第十一條規定,社會公共區域的視頻圖像采集設備的安裝位置應當與居民住宅等保持合理距離。旅館客房、集體宿舍以及公共浴室、更衣室、衛生間等可能泄露他人隱私的場所、部位,禁止安裝視頻圖像采集設備。第二十條規定采集的視頻圖像信息至少留存30日,法律、行政法規或者相關標準規定多于30日的,從其規定。

在所布設的監控攝像頭越來越多的現實情況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需要按標準規范建設、運維、應用、管理視頻資源,不但要保障它的正常穩定、高效地運轉,還要確保使用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

穩定、高效運作是系統監控發揮作用的最大前提,別壞了都不知道
最后不得不說,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為簡化工作流程、提高溝通效率、提高工作效能創造了條件。但如何兼顧智能化與隱私安全,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一項重要挑戰。總而言之,人工智能的應用必須堅守科技倫理,人工智能的發展絕不能以犧牲隱私權、損害員工的安全感為代價。
弘度科技智能運維、智能診斷等產品已在全國各地的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監管場所以及銀行、交通、教育、醫院等場景的視頻監控系統中應用。截至目前,已有近百萬路的監控設備通過弘度科技產品實現智能接入和智慧化的運維管理。

